两会 | 周建平:中国空间站将建成为国家太空实验室 航天员将发挥重要作用


 

图片
聚焦全国两会
图片
目前,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全面转入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阶段。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空间站建成后将成为国家太空实验室,从事空间科学研究和空间的新技术研究试验。


01
空间站建造阶段将安排4次载人飞行任务


在空间站的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安排4次载人飞行任务,每次飞行乘组是3名航天员,他们将执行这个阶段的空间站技术验证、建造以及科学实验的任务,乘组的驻留时间根据任务安排,长期在轨将达到6个月。目前,执行空间站建造阶段4次载人飞行的航天员乘组已经选定,正在开展任务训练。


02
航天员在空间站科学实验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空间站建造期的任务将在第一批、第二批中选拔出的航天员执行。根据任务安排,将在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其中,航天员将对空间站后续科学实验装置、设备设施的持续升级,以及对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方法的不断完善、调整和改进起到重要的作用。


03

空间站建设充分利用当代先进技术



我国空间站的研制工作,包括空间站上搭载的科学设施都充分利用了先进技术。在通用的科学设施、实验设施的研制上也使用了现在先进的技术,来适应当代前沿科技的研究需求,可以给科学家们提供一个很好的试验的条件、场景和能力。


04

欢迎各国科学家参与中国空间站的科学研究工作



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秉持着为人类服务、为发展科学服务的宗旨,欢迎全世界各国科学家参与到中国空间站的科学实验项目中来。我国已经和联合国外空司推进落实了第一批技术试验项目,也与多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空间科学或者航天科技方面的研究机构建立了相关合作协议。


今明两年

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目前,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和承担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已经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计划今年上半年发射。





│转自中国载人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