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草橙黄变艳红,航天育种显神通


人间四月,春回大地,百花吐艳,万紫千红。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和点缀家居环境中居功至伟,必不可少。我国是世界花卉生产面积最大的国家,约146万公顷,占据了76%的份额。我国花卉年销售额达1639亿元人民币,也是世界产值最高的。虽然花卉产业在整个农作物中产值排在第6位,但每亩的经济效益却在十二大农作物中占据首位。30年来,通过航天育种搭载了各种花卉材料,经过空间诱变培育出了很多新的花卉品种,供应市场、美化生活。



联盟成员单位深圳市农科集团从2003年开始,先后随第20颗、第21颗返回式卫星、“神舟六号”、“神舟七号”飞船和“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了30多个花卉品种,经过7年选育获得了10个新品种,有的太空花卉新品种已通过广东省审定,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权。其中,孔雀草迪阿哥系列橙黄花品种的种子,在2005年10月11-17日搭乘 “神舟六号”飞船进行了空间诱变,返回后经多代单株定向选育获得了“太红1号”孔雀草新品种。



与原种相比,新品种最显著的变异,就是花瓣由橙黄变为艳红,辅以花型变大、花量增多、平均单株花数59朵,开花期长、长达50天。此外,航天新品种的抗病性增强,耐热、耐寒能力也明显提高。2008-2009年间在深圳、汕头、福州等地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新的性状遗传表现稳定。



空间环境诱导植物材料发生各种变异,于花卉育种而言,尤其有益——只要有一种性状发生改变,就有成为新品种的可能,受到市场的欢迎。因此在实验类搭载项目中,花卉种质资源的创制均占有一席之地。这些牡丹、兰花、菊花、梅花和水仙等中国特色品种的飞天,为花卉育种工作者育成突破性新品种带来了无限的可能。






│本网站图片、文章未经允许,不得擅自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