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报道 | 天和入九天,喜讯传五洲!



2021年4月29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为后续关键技术验证和空间站组装建造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值此核心舱发射成功之际,全球多国媒体进行了详细报道。


美 洲


美联社在第一时间对核心舱发射任务进行了报道,并详细介绍了发射的过程和天和核心舱的情况。报道认为,这次发射的成功是中国太空探索计划的又一重大进展。探索太空,是中国宏伟志向的体现之一。


美联社(AP)


报道称,其他国家很愿意参与中国空间站项目,欧洲国家和联合国预计将在中国建成的空间站上开展实验合作。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则先要得到国会的批准才可能接触中国空间站项目。


除空间站建设,美联社的报道还梳理了中国探索月球和火星任务取得的各项成就和下一步计划。报道认为,与苏联和美国相比,中国的太空行动更为慎重。


彭博社(Bloomberg


彭博社称,如果能够按时完成任务,中国将拥有继国际空间站之后的第二个在轨运行的空间站。



欧 洲


英国路透社报道称,天和核心舱是中国首个自行开发的空间站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建成后的中国空间站可与目前唯一仍在服役的国际空间站相媲美。


路透社(Reuters


报道认为,通过探月、向火星发射无人探测器以及建造自己的空间站,中国的太空能力正在增强。相比之下,在轨运行多年、已经老化的国际空间站的命运尚不能确定。


此外,报道中提到,中国正加大发展航天项目的力度,包括探月工程、发射火星探测器、建造空间站等。


法新社报道称,中国在周四发射的天和核心舱是中国建造大型永久性空间站规划的一个里程碑。


法新社(AFP


报道称,继美国、俄罗斯和欧洲之后,技术力量不断增长的中国在太空探索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


报道援引了中国国家航天局此前关于希望在空间站建设过程中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的表态,并介绍说,目前欧洲航天局已派出航天员到中国接受培训,以便未来在中国空间站内部工作。


德新社29日报道称,在提出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近30年后,中国开始实现拥有自己的太空“前哨”的梦想。文章援引德国前航天员、斯图加特大学空间系统研究所教授赖因霍尔德·埃瓦尔德的话说,空间站展示了一个国家空间技术的广度,中国空间站可以测试人类在前往月球和火星的路途上还需要哪些技术。


德新社(DPA)


报道还称,如果目前在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在未来几年内按计划退役,那么中国可能将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成为唯一一个在太空中运营长期在轨空间站的国家。


安莎社(ANSA)


意大利安莎社对未来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做出简要介绍,并称其注定要成为在太空中永久人类居住的前哨。


俄罗斯塔斯社在报道中称,未来中国空间站将打造成为一个开放平台,将有外国航天员参加中国的太空飞行,在中国空间站中工作生活。


塔斯社(Tass)


报道中提到,目前一些外国航天员已经开始学习中文,为参加中国的太空飞行做准备。



亚 洲


日本时事社29日报道称,当天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天史上首次发射空间站舱段。中国向着建造持久载人太空站点的目标迈出了一大步。


日本时事报(Nippon)


报道称,中国空间站各组成部分将分多次发射,在地球上空400至450公里高度的轨道上组装。中国政府对与外国研究机构开展航天科研合作表示欢迎。


马来西亚星报报道提到根据任务安排,中国空间站计划于 2022 年完成在轨建造,具备长期开展近地空间有人参与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综合开发利用太空资源能力,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


星报


印度托拉斯报社报道中提到,中国今年还将派出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核心舱进行对接。


印度托拉斯报社(PTI)



非 洲


埃及中东通讯社报道中提到,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埃及中东通讯社(MENA


大洋洲


澳联社29日报道称,中国成功发射了该国第一个可供航天员长期驻留的空间站的核心舱,这是该项目的最新成就。此次发射标志着中国太空探索的又一重大进展,将推动实施空间站建设、为空间站提供补给以及载人飞船发射等一系列后续任务。


澳联社(AAP)



此外,航天新闻网(Space News)、太空网(Space)及航天飞行网(Spaceflight Now)也对中国核心舱发射任务进行了及时报道。


航天新闻网(Space News)



航天飞行网(Spaceflight Now)



太空网(Space)



太空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航天事业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对于“天和”二字的诠释,多数国外媒体将其译为“Heavenly Harmony”或“Harmony of the Heavens”,意为“天堂般的和谐”,一些媒体则将称其为“Heavenly Palace”、“Palace in the sky”(天上宫阙),传递着和谐美好的寓意。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以来,一直秉承“和平利用外空,共赢共享”的原则,以开放的态度开展国际合作,后续还将联合外空司陆续征集后续批次的合作项目。未来我国将通过多种多样的国际合作,把中国空间站打造成全人类开展研究,造福全人类的平台


 


│转自中国载人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