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联盟发起人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获6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640.webp.jpg


联盟发起人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喜获6项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近期,广东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颁发了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华南农业大学刘雅红校长、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得者胡传双教授和胡桂兵教授参加了会议。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共有179项成果(个人)获得奖励,其中突出贡献奖2人、特等奖1项、一等奖50项、二等奖122项、科技合作奖4项。华南农业大学有6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


“低质速生材制造高品质复合层积材关键技术及应用”

主持人:材料与能源学院   胡传双


我国木材供需矛盾突出,特别是优质大径材短缺,进口难,成为木材加工业的“卡脖子”难题。虽然人工林木材年采伐量1.55亿m³,但仅2.5%可用于实木化利用。主要原因在于人工林木材实木化利用存在径级小、易开裂、干燥难等技术难题。

该项目高度响应国家解决木材供需矛盾和 “卡脖子”难题的战略需求,针对国产速生材实木化利用存在的制材干燥难等4个技术瓶颈,研发应力缓释干燥等4项平台关键技术,创制实木复合地板、胶合木等系列产品,用于地板、木结构建筑等领域。

项目创新了低质速生材应力缓释干燥技术,突破了变形、开裂和皱缩的难题。创制了低质速生材实木复合地板系列产品,交叉组坯结构和网状导电节点连接技术分别解决了实木复合地板伸缩变形大和导热效能低的难题。创新了强度分等组坯和层积复合工艺技术,创制了结构用胶合木系列产品。项目成果在14家龙头企业建成生产线20多条,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该项目荣获2019 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不同熟期优质荔枝系列新品种选育和高接换种技术创新及应用”

主持人:园艺学院  胡桂兵

该项目针对国内荔枝品种熟期集中、丰产稳产优质品种少、良种覆盖率低等问题,系统开展了荔枝优质种质资源的收集、创制、评价与新品种选育,以及高接换种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

项目建立了种质资源综合评价技术体系,构建了第一张荔枝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开发了重要性状的分子标记,创制和育成了不同熟期优质丰产稳产系列荔枝新品种11个,将同一产区的荔枝产期延长了40天;重点研究了选育的新品种与黑叶、双肩玉荷包等大宗低效品种嫁接亲和性,揭示了嫁接亲和性的遗传基础和生理机理,建立了低位大枝高接换种新技术,有效克服了小枝高接换种亲和性差的问题,显著提高了高接换种效率。

项目组通过多种推广模式,在全国主要荔枝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培育的新品种占同期新推广面积的80%以上,大枝高接换种技术推广总面积超过40万亩,优质品种覆盖率得到显著提高,促进了荔枝品种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      

该项目荣获2019 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学校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项目清单


序号
项目名称
完成人员
完成单位
获奖等级

备注

1
不同熟期优质荔枝系列新品种选育和高接换种技术创新及应用
胡桂兵,黄旭明,刘成明,李建国,陈厚彬,傅嘉欣,赵杰堂,李伟才,乔方,补建华,欧阳建忠,钟声,马锞,魏永赞,秦永华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阳江市农村盛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市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茂名市水果科学研究所,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
一等奖

主持

2
低质速生材制造高品质复合层积材关键技术及应用
胡传双,周海宾,阙泽利,涂登云,曹永建,章伟伟,古今,唐松波,倪竣,钟伟,潘彪,云虹,关丽涛,谢桂军,夏朝彦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州厚邦木业制造有限公司,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联塑日利门业有限公司
一等奖

主持

3
禽流感预警和防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陈瑞爱,沈永义,李延鹏,赖汉漳,张文炎,林绮萍,罗琼,温良海,张晓楠,刘郁夫,张淑琼,沈雪娟,张旭,詹烜子,韦永生
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华南农业大学,华农(肇庆)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等奖

参与

4
辣椒种质资源创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
王恒明,陈长明,徐晓美,雷建军,黄智文,陈国菊,徐小万,刘少群,李  颖,郭汉权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
二等奖

参与

5
春石斛兰新品种创制及开花调控关键技术
朱根发,王再花,刘  伟,王燕君,柳江海  陈和明,林汉锐,谭志勇,叶庆生,张秀珊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东莞市粮作花卉研究所,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
二等奖

参与

6
高效安全的禽重要肠道疾病防治新药创制与产业化应用
廖申权,吕敏娜,吴彩艳,李  娟,陈志虹,侯晓礁,戚南山,郭世宁,石达友,孙铭飞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北京生泰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爱迪森(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前沿动物保健有限公司
二等奖

参与




│转自华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