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船空间诱变试验项目连载系列——中粮工业微生物的空间诱变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发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随着试验船返回舱着陆,联盟征集的搭载实验材料顺利返回。
此次飞行试验任务安排了联盟组织征集和遴选的航天育种、空间生物等相关实验类项目75个,涵盖农作物、林草花卉、中草药等植物种子和生物菌种等实验材料及其装置,还有对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模式植物和模式动物实验样本,搭载样本总数达988件(份)。


640.webp.jpg

本次空间诱变实验中,联盟发起单位之一、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搭载了14株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微生物菌种,包括1株用于柠檬酸生产的黑曲霉菌株、4株筛选自不同葡萄酒产区的酿酒酵母菌株、1株用于馥郁香型白酒酿造的米根霉菌株、1株用于生物乙醇生产的酿酒酵母菌株、1株用于生物基材料单体L-乳酸生产的鼠李糖乳杆菌、1株用于呕吐毒素生物降解的枯草芽孢杆菌、1株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侧短芽孢杆菌、用于生物饲料发酵的植物乳杆菌和丁酸梭菌各1株、用于高附加值氨基酸衍生物生产的谷氨酸棒杆菌和克劳氏芽孢杆菌各1株,其中部分菌种已实现产业化。在实际的应用中,以上菌株均具有提升其耐高温、耐高酸、耐高糖和耐有机溶剂等多重耐受性,以及进一步提升菌株目标产物生产性能的需求。

发酵工业中一个好的工业菌种,可以形成和发展出一个工业、形成一个产业。近年来,我国发酵产业加速发展,微生物在食品、养殖、医药、环境等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对于优良工业菌种的需求快速增长,然而,传统诱变育种技术在工业菌种生产性能育种方面已达到瓶颈。通过本次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搭载以上14株工业菌种,借助宇宙空间辐射和微重力环境,突破工业微生物“诱变”瓶颈,提升我国核心工业菌种抗逆性能,选育生产水平更优越的工业微生物,并将其应用于相关产业,将有力提升我国发酵产业生产力和竞争力。





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所属分院、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黑龙江省农科院、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中粮研究院、大北农集团、遥感智慧联盟和神舟绿鹏农业公司等单位发起,全国农业、林草业、中草药、生物医药等领域从事航天育种研究和成果推广应用的科研院所、企业及其它机构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联盟以助力国家未来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为使命,研究谋划航天育种发展战略建议,开展航天育种科技交流与合作,提升航天育种科技创新能力,推动航天育种技术成果转化及其产业化进程。
联盟汇聚我国航天育种科技创新资源,构建以知识产权为纽带,以技术成果推广应用为导向,以发展航天育种技术与产业为主线,搭建航天育种科学研究、品种选育、产品研发、成果推广的共享平台,建立以成果转化为核心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促进成果转化应用,使航天育种联盟成为我国航天育种领域科技创新服务的共享平台和示范辐射中心。


公众号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10-80535771,邮箱htyzl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