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航天——一粒种子的太空旅行“科普研学系列活动启动
由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发起创立的“筑梦航天——一粒种子的太空旅行”科普研学系列活动,12月14日在北京宣布启动。“筑梦航天——一粒种子的太空旅行”科普研学系列活动是航天育种联盟发起创立的科普品牌,以航天育种为载体向青少年进行航天和载人航天、空间植物栽培与深空探测、植物与现代农业、生物与生命科学知识等科普研学活动,传播航天技术和载人航天知识,引导青少年对科学探索、科技创新的兴趣,展示我国科学技术和航天事业的实力与成就,培养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在孩子们心中播种一粒知识的种子,让科技梦想生根发芽,让创新活力茁壮成长,助力实现“中国梦、航天梦”。这项活动受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支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北京市科协、教委、何鸿燊航天人才基金会、航天育种联盟和北京市东直门中学、神舟绿鹏公司参加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在东直门中学“传承航天精神,共筑科技梦想”校园科技节开幕式上进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和载人航天科普大使戚发轫为“筑梦航天——一粒种子的太空旅行”和“传承航天精神,共筑科技梦想”校园科技节做开场报告。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向学校赠送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搭载的植物种子材料和神舟绿鹏公司选育的航天育种新品种种子。航天育种联盟与东直门中学签署科普研学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航天育种开展科普专题讲座、空间搭载方案设计、太空舱模拟栽培、航天育种课题研究等系列活动,努力为学生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才培养空间。联盟理事长梁小虹向东直门中学授牌“青少年航天育种科创示范校”。东直门中学也成为“筑梦航天——一粒种子的太空旅行“科普研学系列活动的首个落地中学。东直门中学熊劲校长表示,航天育种作为东直门中学重点校园科技项目,将成为学生科技活动的重要载体,贯穿于学校整个科技教育工作中。

戚发轫院士作“中国航天与航天精神”报告
学生与戚院士面对面互动
联盟与东直门中学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梁小虹理事长向东直门中学授牌
东直门中学是王蒙小说《青春之歌》故事发生地。是北京市科技示范校,在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大赛、全国青少年模型锦标赛、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北京市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青橙科创人才奖、天文新星奖等奖项中,一学年的获奖同学就有260多名。是中国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中学宇宙射线观测站。

│本网站图片、文章未经允许,不得擅自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