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育种的定义及意义
航天育种,又叫空间诱变育种,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农业育种技术集成创新的新技术手段。航天育种是借助于返回式空间飞行器或在轨空间站及地面模拟空间装置,利用高能粒子宇宙辐射、微重力和复杂电磁环境等多种因素对所搭载的植物材料的诱变作用使材料发生突变,科研人员再从中筛选出需要的变异材料,经过地面多代选育、最终获得优良新品种的过程。
发展航天育种的意义:
目前我国农业育种面临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质资源匮乏的难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保证我国农业可持续快速发展,创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种质资源是一个摆在我国面前的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因此,开展高科技育种拓宽育种途径,创制新的种质资源,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是国家农业的重大需求。空间诱变育种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与农业育种技术相结合的高科技育种新途径,我国多年来的航天育种取得的成绩证明航天育种可以创制高产优质的新品种,为我国未来的农业生产提供更多更好的新种质资源,为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空间站将逐步建成,我国航天育种将拥有更多的开展空间诱变实验的机会,为我国的航天育种机理研究与应用开发创造了条件。
植物在自然界的突变率非常低,通过自然变异方法要从作物中选出一个变异株,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通过空间诱变手段,既加快了农作物种子的变异过程,缩短了选育周期,又丰富了育种材料。太空育种与地面常规育种相比具有突变多、变异大、稳定快的优点,是培育高产、质优、早熟、抗病农作物新品种、新种质资源的新途径。实施航天育种工程有利于在广泛开展育种实践的同时,充分加强航天育种应用基础理论的探索和研究,使育种实践和理论基础很好地统一起来,促进航天育种学的建立与发展。通过航天育种机理研究的原始创新和科学积累,可获得一大批突破性的农业新品种和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育种技术,这对于继续保持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先进性、创造性及航天育种产品开发方面的世界领先地位、推动航天育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