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

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于2008年10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成立,依托单位为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1月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验收,是我国林木育种科学研究领域唯一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实验室的总体定位是:

    一个宗旨:以行业重大需求为导向引领林木种业创新发展。

    两个愿景:一是建立先进的育种研发平台。即:建设国际水平的科研平台、打造国内领先的创新团队、选育一流的林木良种、创新领先的育种技术。二是建设重要的成果转化基地。即:建成我国林木种业重要的创新源头、打造我国林木种业示范性产业转化基地、培育具有国际水平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集团。

    三项任务:选育林木优良品种、创新育种关键技术、服务林木种业发展。

    四个方向:近年来,实验室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和方向布局,特别是在“十三五”谋篇和科研体制改革背景下,按照“大树种”战略要求,着眼于凝练研究方向、打造强势树种、构建优势团队。强化毛白杨、刺槐、枣树、油松、侧柏等传统优势树种研究,同时布局青杨、桉树、杜仲、枫香、橡胶树、栎树、落叶松、樟子松、云杉等新的树种,目前重点开展四个

    领域的研究工作:

    ——重要用材树种良种选育:实验室针对我国重要用材良种不足的问题,重点布局杨树、桉树、落叶松等重要用材树种的研究,组建了以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辐射育种等育种技术为重点的重要用材树种良种选育团队,旨在为国家造纸业、建筑业、材料行业提供具有较好木材性质的优良品种。

    ——生态树种良种选育:实验室立足生态绿化树种研究,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特别强化本土树种(乡土树种)研究,在刺槐、侧柏、油松、落叶松等重要生态树种研究上重点布局,加强种质资源收集,选择了一大批生态树种优良家系,建设了一批优良的国家级种子园,旨在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优良的生态树种。

    ——经济林木良种选育:经济林木为我国林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依托在枣树育种领域几十年的优势,采用传统技术与新技术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开展枣树资源收集、枣树良种选育、枣树产业技术推广等研究。同时采用具有优势的倍性育种、杂交育种等技术,

拓宽树种布局,在杏、黑枸杞、杜仲、核桃、板栗等树种开展良种选育研究工作。

    ——林木高效繁育技术:旨在解决优良品种繁育困难,实验室开展了林木良种快速繁育及产业化技术研究,形成了油松、落叶松、枫香等体胚诱导技术,毛白杨多圃配套系列育苗技术,白杨根蘖与容器硬枝扦插配套育苗技术,刺槐组织培养及扦插系列快速育苗技术,沙棘嫩枝扦插规模化育苗技术等。同时,针对园林绿化的市场需求,加快推进了彩叶树种的繁育技术研究工作,在栎树、彩叶栾树等树种的繁殖技术上取得进展。

目前,国家工程实验室以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学科、植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和细胞生物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博士点学科为主要支撑。实验室有研究成员63人,其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千人计划”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百千万人”人才2人,教授25人,副教授19名,讲师13名,高级实验师和实验师5名。现有实验室、温室、人工气候室面积3000余m2。建设了一流的科研平台,共有仪器设备近700台/套,总价值3000余万元。通过多种合作方式,建设了30余处覆盖全国的林木育种技术研发和示范基地。

    近几年来,实验室目前主持承担国家科技支撑、“973”、“863”项目等科研课题140余项,总经费达到1.2亿元;审定良种7项,获林木新品种权4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3项;出版专著与教材10部;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SCI收录350余篇;实验室成立以来累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